黨的建設(shè)

            《二十四史》100句經(jīng)典佳句

            作者:商洛市城投經(jīng)營部    文章來源:未知

            日期:2018-04-16 07:59:05    瀏覽量:14006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《二十四史》從第一部《史記》至最后一部《明史》,共耗時1800余年,全書共4000萬字,是世界圖書史上的巨著。它記敘的時間,從傳說中的黃帝起,到明崇禎17年(公元1644年)止,前后歷時4000多年,可以說是中國的一部比較完整、系統(tǒng)的“編年大史”。讀《二十四史》,可閱盡世間興衰、人情世故?,F(xiàn)將其中經(jīng)典名句擷取100句分享品讀。

            史記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1.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;愚者千慮,必有一得?!妒酚洝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,總會有一次失誤;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,總會有一次收獲。

            2.明者遠(yuǎn)見于未萌,智者避危于無形。《史記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明智的人在(事情)沒有發(fā)生之前早早預(yù)見,聰明的人在無形中就能避開災(zāi)禍。

            3.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;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?!妒酚洝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鳥將要死的時候,它的叫聲是悲哀的;人將要死的時候,他的話也是善良的。

            4.能行之者未必能言,能言之者未必能行。《史記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能夠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夠說出他是如何做的,而能夠說出怎么做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夠做得好

            這件事情。

            5.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?!妒酚洝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(人生一世,無非是在追求名利),天下熙熙,都是為利而來;天下攘攘,都是為利而往。

            6.苦言藥也,甘言疾也。《史記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苦口的直言,就像良藥;動聽的言辭,就像疾病。

            7.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。《史記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依賴品行立足的人越來越興盛,依賴武力讓人順服的人會逐漸走向消亡。

            8.功者難成而易敗,時者難得而易失?!妒酚洝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難,但失敗卻非常容易;時機(jī)要得到很難,但失去卻十分容易。

            9.道高益安,勢高益危?!妒酚洝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道德越高尚,為人處事好,就越安全;權(quán)勢越大,更容易濫用權(quán)力,剛愎自用,就越危險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《漢書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10.先發(fā)制人,后發(fā)制于人。《漢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先采取行動的往往處于主動地位,后采取行動的往往被人所制。

            11.過而不改,是謂過矣?!稘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有了過錯,而不悔改,這才叫過錯。

            12.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?!稘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,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。

            13.百里不同風(fēng),千里不同俗?!稘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在一百里的范圍之內(nèi),可能氣候是一樣的,出了一百里,這個氣候就不同了,如果你出了一千里,俗也

            不同了。

            14.不汲汲于富貴,不戚戚于貧賤。《漢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,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。

            15.事不當(dāng)時固爭,防禍于未然?!稘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事情不應(yīng)該立馬確定下來,防止禍端在沒有發(fā)生之時。

            《后漢書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16.有志者事竟成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有志氣的人,最后一定成功。

            17.濁其源而望其流,曲其形而欲其直,不可得也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希望從渾濁的源頭流出清澈的泉水,希望扭曲的形體有筆直的影子,這都是不可能的。

            18.天知、地知、我知、子知,何謂無知?《后漢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天知道、地知道、我知道、你知道,怎么能說沒人知道呢?

            19.臨淵羨魚,不如退而結(jié)網(wǎng)。《漢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站在深潭邊,希望得到里面的魚,還不如回家去結(jié)網(wǎng)。

            20.宜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戰(zhàn)戰(zhàn)栗栗,日慎一日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應(yīng)該像面臨著深淵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樣提心吊膽,害怕得發(fā)抖,一天比一天更加謹(jǐn)慎。

            21.廉約小心,克己奉公。《后漢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處事謹(jǐn)慎,能夠約束自己的私欲,以公事為重。

            22.丈夫有志,窮當(dāng)益堅,老當(dāng)益壯。《后漢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大丈夫立志,越是處境困難時越是堅定不移, 越是年老,其志向越是雄壯。

            23.貧賤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《后漢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富貴時不要忘記貧困時的朋友,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。

            24.專己者孤,拒諫者塞。《后漢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拒絕接受別人意見的視聽閉塞,自己獨(dú)斷專行的遭到孤立。

            25.無為親厚者所痛,而為見仇者所快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做事不要讓自己親近的人感到痛心,敵對者感到高興。

            26.精誠所加,金石所開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人的誠心所到,能感動天地,使金石為之開裂。

            27.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不進(jìn)老虎窩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

            28.愛之則不覺其過,惡之則不覺其善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喜歡一個人,就會察覺不到他的過錯;討厭一個人,就會不知道他的優(yōu)點(diǎn)。

            29.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;不恥祿之不多,而憂智之不博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不應(yīng)為地位不高而羞愧,應(yīng)因德行不崇高而羞愧。不因得到的報酬不高而恥辱,應(yīng)該因為自己的見識不

            廣闊而恥辱。

            30.智者棄短取長,以致其功?!逗鬂h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聰明人舍棄短處,發(fā)揮長處,以此來取得成功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《三國志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31.揚(yáng)湯止沸,不如滅火去薪。《三國志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把鍋里的開水舀起來再倒回去,使它涼下來不沸騰,不如把火滅掉抽去柴薪。

            32.迷而知返,失道不遠(yuǎn);過而能改,謂之不過?!度龂尽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迷路后知道回來,就離正確的道路不遠(yuǎn)了;犯了錯誤能夠及時改正,錯誤就不算什么。

            33.良將不怯死以茍免,烈士不毀節(jié)以求生?!度龂尽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茍活著,壯士不會為了求生而毀掉自己的名節(jié)。

            34.言過其實,不可大用。《三國志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說話跨越了真實的情況,不可以太過重用(這個人)。

            35.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看?!度龂尽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人分別了一些時日,就要重新用新眼光來看待。

            36.行萬里者,不中道而輟足;圖四海者,匪懷細(xì)以害大?!度龂尽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有志行走萬里的人,不會中途停止;謀取四海之大的人,不能計較小利而妨礙大事。

            37.國之興也,視民如赤子;其亡也,視民為草芥?!度龂尽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要使國家興盛,就要把百姓當(dāng)作嬰兒一樣照顧(即愛民如子),國家敗亡,是因為老百姓被當(dāng)成泥土草芥

            。

            38.明鏡所以照形,古事所以知今?!度龂尽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對照明鏡是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,研究古事是為了知道今天的時勢。

            39.明者見危于無形,智者見禍于未萌。《三國志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(yù)見到,智慧的人在災(zāi)禍還未發(fā)生時就會有所覺察。

            40.患人知進(jìn)而不知退,知欲而不知足,故有困辱之累,悔吝之咎。《三國志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擔(dān)心的是人們知道前進(jìn)卻不知道后退,知道索取卻不知道滿足,所以才會有受困窘侮辱的過錯,才會有

            產(chǎn)生悔恨的過失。

            《晉書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41.義感君子,利動小人?!稌x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道義可以感動君子,利益可以打動小人。

            42.太剛則折,至察無徒?!稌x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過于剛直就會折斷,極其明察就沒有門徒。

            43.全一人者德之輕,成天下者功之重?!稌x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成全一個人功不足道,拯救天下人功德重大。

            44.非得賢之難,用之難;非用之難,信之難。《晉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不是得到賢才困難,而是使用賢才困難;不是使用賢才困難,而是信任賢才困難。

            45.學(xué)者,不患才不及,而患志不立?!稌x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學(xué)習(xí)的人,不擔(dān)心才學(xué)比不上別人,而是擔(dān)心沒有立下遠(yuǎn)大的志向。

            46.積善三年,知之者少;為惡一日,聞于天下?!稌x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長久積累善行,知道的人很少;一天做了壞事,四面八方都會知道。

            沒時間讀4000萬字的《二十四史》,讀這100句經(jīng)典佳句就夠了

            《宋書、南齊書、梁書、陳書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47.疾風(fēng)知勁草,嚴(yán)霜識貞木?!端螘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起了強(qiáng)風(fēng),才知道何種草足以抵擋風(fēng)力;下了冰寒的霜,才知道哪種樹能夠受耐嚴(yán)寒。

            48.罰慎其濫,惠戒其偏;發(fā)濫則無以為罰,惠偏則不如無惠。《宋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處罰面不能過寬,獎勵面不能過窄;處罰過于寬泛,還不如不罰;獎勵面過窄,還不如沒有獎勵。

            49.不務(wù)先富民,而唯言益國,豈有民貧于天下,而國富于上邪?《南齊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不先使民眾富裕起來,而只談什么國家利益,難道有百姓窮于天下,而國家富強(qiáng)的事嗎?

            50.有賢而不知,知賢而不用,用賢而不委,委賢而不信,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?!赌淆R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有賢才卻不知道,知道了賢才而不用,即使用了卻不委以重任,委以重任卻不信任人家,這是通患。

            51.不充詘于富貴,不遑遑于所欲?!读簳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對于富裕和顯貴不得意忘形,對于所想要的不匆匆忙忙去追求。

            52.溪壑可盈,志欲無滿?!读簳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溝壑可以蓄滿水,而人的志向和欲望是永無止境的。

            53.居后而望前,則為前;居前而望后,則為后。《陳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在后面,望著眼前,那是前;而在前面望著后面的,就為后。

            54.取草絕根,在于未蔓;撲火止燎,貴乎速滅?!蛾悤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取草斷了根,在沒有蔓延;撲火停止燃燒,貴在迅速消失。

            《魏書、北齊書、周書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55.耕則問田奴,絹則問織婢?!段簳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要了解耕田方面的知識,,去向農(nóng)夫請教;;要了解紡織方面的知識,,去向織女請教。

            56.尚儉者開富之源,好奢者起貧之兆?!段簳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崇尚節(jié)儉的人打開財富之源,喜歡奢侈的人于貧困的征兆。

            57.思政不察逆順之理,不識大小之形,不度強(qiáng)勢之勢,有此三蔽,宜其俘獲?!侗饼R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思政不明白逆順的道理,不知道大小的形狀,不度強(qiáng)勢的勢,有了這三個遮蔽,他們應(yīng)該抓住。

            58.任之重者莫如身,途之畏者莫如口,期之遠(yuǎn)者莫如年,以重任行畏途,至遠(yuǎn)期,惟君子為能及矣。《北齊

            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負(fù)擔(dān)重莫如身體,經(jīng)歷險莫如口舌,時間長莫如年代。負(fù)重任,行險路,長期堅持,唯君子才能做到。

            59.儉為德之恭,侈為惡之大?!吨軙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勤儉乃修養(yǎng)德行必須的態(tài)度;奢侈是惡行之中最嚴(yán)重的。

            60.清者蒞職之本,儉者持身之道?!吨軙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清白廉潔是做官的根本,節(jié)儉是做人的基礎(chǔ)。

            61.學(xué)不精勤,不如不學(xué)?!吨軙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學(xué)習(xí)不刻苦勤奮,不如不學(xué)。

            62.士必從微而至著,功必積小以至大?!吨軙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成功的人必然都是從默默無名開始才有后來的聞名天下,功勞也是小功績慢慢積累才成為大功勞。

            63.經(jīng)師易求,人師難得?!吨軙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以其精湛的專業(yè)知識傳授他人(作經(jīng)師)并不難;而能以其淵博的學(xué)識,高尚的人格修養(yǎng)去教人如何做人

            (作人師)就不那么容易了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《南史、北史、隋書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64.人生不得行胸懷,隨壽百歲猶為夭?!赌鲜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人的一生如果不能施展抱負(fù),即使活到一百歲,也像是死了一樣。

            65.蟬躁林逾靜,鳥鳴山更幽?!赌鲜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蟬兒的叫聲越喧鬧,森林就越發(fā)顯得靜寂;鳥兒的鳴叫聲越響亮,山野就更加顯得清幽。

            66.行生于己,名生于人?!侗笔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行為是自己做出,名聲是別人賦予。

            67.審而后發(fā),猶未為晚。《北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仔細(xì)瞄準(zhǔn)了,再把箭射出去,這樣雖多費(fèi)點(diǎn)時間,也不算是遲誤。

            68.時不可再,機(jī)不可失。《隋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好的時機(jī)不可放過,失掉了不會再來。

            69.因人成事,其功不難?!端鍟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,取得成功并不困難。

            70.清其流者必竭其源,正其本者須端其末?!端鍟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如果想要讓水流清澈就必須保持水源的清澈,如果想要端正其行為就必須端正其思想。

            《舊唐書、新唐書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71.先謀后事者逸,先事后謀者失 ?!杜f唐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先謀劃后做事的人成功,先做事后謀劃的人失敗。

            72.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?!杜f唐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用銅作鏡子,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;以歷史作鏡子,可以知道興衰和更替;以人作鏡子,可以明白得失

            73.罄南山之竹,書罪無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?!杜f唐書》

            譯文:用完南山的竹子(做筆)也寫不完罪惡;放盡東海之水也無法流完惡行?。ㄗ锎髳簶O)

            74.樂聞過,罔不興;拒諫,罔不亂?!缎绿茣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喜歡聽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,沒有不興盛的;拒絕別人的規(guī)勸,沒有不混亂的。

            75.不才者進(jìn),則有才之路塞?!缎绿茣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無才的人得到晉升和重用,那么有才之士就不會得到施展才能的機(jī)會。

            《舊五代史、新五代史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76.天子,兵強(qiáng)馬壯者當(dāng)為之,寧有種耶。《舊五代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天生的天子難道生來就是做天子的嗎,不過是因為兵強(qiáng)馬壯(靠武力的強(qiáng)大)才使他成了天子的罷了。

            77.憂勞可以興國,逸豫可以亡身。《新五代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憂慮勞苦才可以振興國家,圖享安逸必定禍害終身。

            78.習(xí)見善則安于為善,習(xí)見惡則安于為惡?!缎挛宕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經(jīng)常見到善行善舉也就會受影響與人為善,反之亦然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《宋史、遼史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79.人不率則不從,身不先則不信。《宋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自身不作表率,別人就不會服從;不以自身為先,別人就不能相信你。

            80.世之治亂,在賞當(dāng)其功,罰當(dāng)其罪,既無不治?!端问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國家的治和亂,在于獎賞要和他的功勞相當(dāng),懲罰要和他的罪過相當(dāng),做到這一點(diǎn),就沒有治理不好的

            國家了。

            81.感物之道莫過于誠。《宋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感動萬物的方法沒有什么比得過誠。

            82.恩賞明則賢者進(jìn),刑罰當(dāng)則奸人消。《遼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恩賞分明賢者就會趨之若鶩,刑罰得當(dāng)奸人就會消滅。

            83.賢達(dá)哀樂,不在窮通禍福之間?!哆|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英明豁達(dá)的人的喜怒哀樂,與窮困、通達(dá)、災(zāi)禍、幸福沒有關(guān)聯(lián)。

            《金史、元史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84.疑人勿使,使人勿疑?!督鹗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懷疑人就不要使用他,使用人就不要懷疑他。

            85.政令乖失。則人心不服,雖得之亦將失之。《金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政令出現(xiàn)差錯,那么人心就會不服,即使是得到了中原之地也將會失去它。

            86.教化之行,興于學(xué)校。《金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教化的實施,興在學(xué)校。

            87.學(xué)校者,士之所受教,以至于成德達(dá)材者也?!对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學(xué)校是讀書人受教育的地方,在老師的培育下成為有修養(yǎng)有學(xué)識的有用之人。

            88.力無所用與無力同,勇無所施與不勇同,計不能行與無計同?!对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努力沒有用到實處就跟沒有努力一樣,有勇卻沒有施展就跟沒有勇一樣,有計卻沒有施行就跟沒有計一

            樣。

            89.為國之道,在立法、任人二者而已。法不徒立,須人而行;人不濫用,惟賢是擇?!对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為國之道,在立法、用人二者上。法律不只是立,需要有人來做;人不濫用,惟才是選擇。

            90.天下未嘗乏才,求則得之,舍則失之,理勢然耳?!对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天下從來沒有缺乏人才,求則得之,放棄了就失去的,情勢如此罷了。

            91.天地之間,人壽幾何?惡可無聞,同腐草木也!《元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天地之間人能活多久呢?默默無聞,跟腐朽的草木一樣!

            92.聚如丘山,散如風(fēng)雨,迅如雷電,捷如鷹鶻?!对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(用兵之道在出奇制勝):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如同山丘一樣不可震撼,分散的時候又如風(fēng)雨一樣無處不

            在,行動可以像閃電一樣迅速,動作可以像鷹鶻一樣兇猛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《明史》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93.富貴一時,名節(jié)千古?!睹魇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享受富貴只能是短暫的一時,而清廉的好名節(jié)卻可以留存千古。

            94.附小人者必小人,附君子者未必君子。《明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接近小人的人一定也是小人,接近君子的人不一定就是君子。

            95.居高位者易驕,處佚樂者易侈?!睹魇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身居顯貴職位的人容易驕傲,處于逸樂環(huán)境的人容易奢侈。

            96.求治之道,莫先于正風(fēng)俗?!睹魇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治理國家最根本的辦法,莫過于比民風(fēng)純正更為重要的了。

            97.言路者,國家之命脈也?!睹魇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廣開言路是國家的命脈。

            98.人非有才之難,而非用其才之難?!睹魇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人不是才能難得,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來實在困難。

            99.天生才甚難,不忍以微瑕棄也?!睹魇贰?/span>

            譯文:人才難得,不忍心因為一點(diǎn)小缺失就棄置不用。

            100.成遠(yuǎn)算者不恤近怨,任大事者不顧細(xì)謹(jǐn)。《明史》

            譯文:有長遠(yuǎn)打算的人不應(yīng)為眼前的一點(diǎn)怨言而擔(dān)憂,做大事的人不必顧及一些細(xì)微瑣事。

            国产一区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,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,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,久久精品中文字幕老司机